首页

女王样视频

时间:2025-05-26 10:46:44 作者:3000余家企业参展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 浏览量:70146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超强灵敏度精准锁定 极大丰富脉冲星数据库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新发现的脉冲星,包括至少120多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是国际同期总数三倍以上

  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共发现脉冲星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三倍以上。

  拓展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

  “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预计2024年脉冲星发现将有望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2024年是否能把脉冲星发现数量扩展到1000颗?是不是能找到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这将会是颠覆人类认知的一项工作。

  近百颗“暗弱脉冲星”的发现 助力揭示未知

  据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天眼”进入“多出好成果”阶段

  近年来,“中国天眼”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中性氢星系样本……“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目前,FAST年度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FAST性能的不断提升,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网)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一视角体验翼装飞越呼伦贝尔草原

3月16日电 据安徽省阜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阜阳发布”消息,阜阳市对“3·15晚会”曝光的企业负责人涉嫌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立案调查并依法予以经济处罚,15日夜已对涉事企业产品下架召回,部署在全市立即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查隐患、补漏洞、严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国际锐评丨火爆“五一”见证中国经济向好之势

王海瑞来自潦浒村,一座因陶而兴的千年陶瓷古村镇,素有“土陶之乡”美称。该村地处滇、黔、桂三省区接合部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当地即开始用瓷土制作土陶器,以“猫猫石的缸”“潦浒的碗”为代表的潦浒古陶产品,是彼时云贵地区的“名优产品”。

广东云浮罗定推动豆豉鸡“扬帆出海”

从中印尼联合声明看,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全球影响。双方还同意将两国政治、经济、人文、海上的“四轮驱动”合作升级为“五大支柱”合作,增加安全合作为第五大支柱。我认为,这些都标志着两国战略互信迈上一个新台阶。(完)

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

塔里木油田持续加大昆仑山前、帕米尔高原及南天山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扩建主力气田,拓展供气管网,在新疆南部形成多气源供气格局,平均日供气量突破了1600万立方米。

世界民众如何看中国?经济强国认可度最广

文化交流周期间,上海多处文化场所将聚焦促进沪喀人文交流这一主题举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上海市民加深对喀什的了解,也让喀什群众感受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沪喀两地将紧紧地手牵手,全力将“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喀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沪喀合作新篇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